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。今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“百校项目”学生代表,勉励他们学好中文、了解中国,为促进中阿友好贡献力量。这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国际中文教育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、人民相知相亲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。全球化时代,中文已成为国际商务和贸易中的重要交际工具,流利的中文表达成为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技能,许多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具备国际视野、能够用中文进行深度交流的精英人才。
行业发展,标准先行。为人才“量体裁衣”,对于发展国际中文教育,壮大国际中文人才队伍至关重要。教育标准包括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等。团体标准是社会团体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的一套标准,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,更加符合国际中文人才培养的需求。比如,2022年,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团体标准方式对外发布了《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》,推动国际中文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、规范化发展。目前,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受众范围广、国别区域多、需求差异大等难题,并且这些问题还将持续存在。为此,我们要继续发挥团体标准优势,邀请教育专家、学者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,通过深入交流与讨论,凝聚广泛共识,制定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服务规范,进一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。
优化课程设计,激发学习兴趣。良好的课程设计能够将学习内容组织成有机的整体,并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相连接,形成求知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良性竞争合作机制,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兴趣。通过精心设计课程,引导学习者理解中文的语言逻辑和文字魅力。加强与各国语言标准对接和认证,及时修订和完善教材等各类标准,不断提升标准的时代性、适用性。尊重差异化需求,开发贴近不同国家、不同群体实际需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工具,提供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服务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,利用多媒体与在线平台提升教学互动性与针对性。
丰富教学方法,提升教学效果。创造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,鼓励将中文学习与历史、文学、哲学、经济、教育等其他学科乃至与职业教育相融合,开展项目式学习、探究式学习、技能式学习等,使得人才不止于精通中文本身。与国际组织、高水平大学、知名文化机构以及跨国企业的合作,为学习者提供语言实习、赴华学习、学术交流、国际志愿者服务以及职业定向体验的机会,使他们能够拓宽视野,亲身感受不同场景下的中文价值,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社会责任感。完善高水平中文竞赛的选拔机制,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、创新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表现,深度培养其综合素质,挖掘其发展潜力。
构建评价体系,注重效果转化。评价标准是检验学习者中文水平的重要依据。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评估,既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中文水平,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。在构建评价体系时,应遵循德才兼备的基本原则,兼顾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,同时注重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,使评价标准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。因此,评价体系的核心目标应聚焦于两大方面:一是通过标准化的语言测试、任务或项目的实践操作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等多种方法,全面、准确地评估评价对象的中文语言天赋特长、跨文化创造力、国际公民素养等;二是关注评价结果的运用,通过评价为每位人才指明进步的方向,帮助他们明确个人发展目标,激发内在动力,实现个性化成长。
完善专业标准,壮大师资队伍。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要素,师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。完善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,既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,也能为教师专业能力认定与评估、教育培训等提供依据和规范。完善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,突出师德为先、素养为基、学习者为本、跨文化能力为重等国际中文教师发展理念,为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、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,并为不同层次的国际中文教育和“中文+”人才培养、课程设置、教育实践、招聘选拔等提供参考。支持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,加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本、硕、博一体化培养,强化岗前岗中、线上线下相结合培养培训,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、职业化水平。根据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实际情况,制定本土中文教师发展支持计划,提升各国本土教师自我“造血”功能,不断健全、壮大中外结合、专兼结合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。(袁 礼)(作者单位: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。本文系国家语委“十四五”科研规划2021年度委托项目[WT145-2]研究成果)
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
版权所有:安徽科技新闻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Copyright © www.ahkjxw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:34120220005 |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14116号-1 |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51号
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51-6281 2878、 举报邮箱:282894585@qq.com、 联系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248号交通大厦